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John Neff

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中的股群一向吸引我,箇中理由非常有道理:在風向橫掃之下,一般人往往低估好公司的價值,遭人冷落而低迷的許多公司─但不是全部值得給予更好的對待;雖然它們的盈餘堅實,卻遭陷入群體集思的投資人排拒和忽視。

低本益比股票幾乎不帶任何預期心理,股價沒有反映任何期望,投資人對低本益比公司的財務績效漠不關心,因此也很少給予它們懲罰,但是前景一有改善的跡象,可能激發投資人新的買氣,如果你買進的是失寵的冷門股,並在其他投資人認清它們的價值之後逢高脫手,你經常能夠抱著可觀的利潤回家。

對寄望於高成長率的動能型投資人來說,單季盈餘一有滑落,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對高本益比股票而言,偏高的成長期望即使只差一吋,也可能表示公司實際上差了一哩,不管實際的差距多寡,光是前景不明就能對股價施予重懲,為了遠離這種危境,我們可能的投資標的必須有堅實的業績記錄。

投資景氣循環股的秘訣,是在正確的時機抓住它們,而正確的時機,是指在一個循環週期重創股價之後,但在每個人都看到盈餘改善之前,在華爾街大公司建議客戶觀望時,我們便建立起部位,而在景氣循環股方面占有優勢,低本益比策略通常在景氣循環公司報告盈餘轉好之前六到九個月能賺最多錢。

只有在投資人還記得的時候,苦澀的教訓才有用,但歷史一再告訴我們,股票市場上的記憶出奇的短,因為投資人忘了過去,使市場一直愚不可及;1998和1999年,投資人再度擁抱新一代的高知名度成長股,市場陷入網際網路(Internet)概念股的熱潮中,太早把高知名度成長股的地位給了八字還沒一撇的高科技公司,它們的製程很新,一些技術還在孕育階段,而且還沒有經歷競爭的考驗。

你的投資方法一定要有系統,否則你連自己置身何處都會一頭霧水。

有時股價明明在跌,你還笨得想再加碼,我們不都常常這樣嗎?只曉得蒙著頭幹,而不仔細聆聽市場的聲音,比犯錯更糟糕的事情,就是一錯再錯、連環錯,這邊才剛吃了大虧,一轉身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沒有留言: